
衡陽保衛里,市民在打卡拍照。
——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系列評論之五
說起衡陽文旅,很多人能夠脫口而出的多是南岳,南岳也是很多人去過的衡陽唯一景點。但現在不一樣了。衡陽把承辦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當成一次發展良機,把承辦大會與擴投資、促消費有機結合,25個主要景區景點全面升級。
每座城市都需要一條老街來承載記憶。位于衡陽市珠暉區苗圃街道的保衛里,就是這樣一條舊城街區。隨著湖南旅發大會在衡陽召開,保衛里文化創意街區火出了圈,每天前來打卡的人絡繹不絕。新形勢下如何加快培育文旅新質生產力?衡陽文旅系統在“增量”上出實招,在“提質”上下真功,在“融合”上闖新路,創新回答“文化與科技”“文化與旅游”兩個融合命題。
保衛里的火爆離不開鐵路文化底蘊,離不開其獨特的面貌風格。衡陽通過老舊小區改造,在“植入”現代化硬件的基礎上,最大化保留了老社區的“歲月積淀”和歷史風貌:進行墻體粉刷、花園育苗,增添了“火車”元素墻繪等美化亮化工序。將“南方鐵路尋根之旅”與“現代鐵路文化創新”相結合,通過對衡陽鐵路文化的重塑、社區商圈的自我造血以及保衛里片區的提質改造,實現社區、景區與商區的“完美融合”,不僅保留時代沉淀感,也讓街巷煥發新生機,打造出城市記憶窗口與“潮文化”新地標。
衡陽鐵路博物館。
當鐵路文化與潮流街區相遇、會產生什么樣的“化學反應”?保衛里,這個曾經普通的鐵路家屬房片區,如今已蛻變成為全國首個鐵路文化特色街區,并以其獨特的鐵路元素、豐富的文創業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成為衡陽文旅名片。發展鐵路文化是在盤活資源存量,謀求發展增量的觀念指引下,以“鐵路文化存量循環”帶動“文旅經濟增量循環”的有益探索;同時,更是以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導向,助力衡陽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有益途徑。
當前衡陽正大力實施“制造立市、文旅興城”發展戰略,為擦亮湖南歷史文化名片,對鐵路文化、鐵路交通不斷賦能升級。衡陽是華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鐵路樞紐中心,高鐵速度的提升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,讓衡陽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武漢城市群之間“2小時經濟圈”的連接更為便捷,無論是商貿旅游熱度,還是區域協調發展強度,抑或承接產業轉移力度,衡陽都在不斷提升。
獨特的文化基因和城市血脈,是衡陽的歷史,也是衡陽的氣質和風范。深入挖掘衡陽的歷史發展脈絡、文化風格底蘊,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,更為衡陽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文化動能。
責編:何璐
來源:紅網
下載APP